南港老街
突然發現公司附近,偶然被我發現的老街,果真是很有歷史的。
通常聚落都會沿著交通要道附近來發展,南港這邊也不例外,沿著鐵路沿線的發展,創造出中南街和東南街這樣兩條頗具歷史的老街。且原來的舊南港車站更是設置在東南街底而已,直到民國77年才遷至南港行政中心對面的現址。
這兩條皆可是舊時南港的重要聚落,短短的幾百公尺上可是承載了許許多多的故事。甚至包括戲院、旅社、藥房、餐廳、教堂......等等重要的設施。
東南街──南港第一街的美麗與哀愁
本是田間的牛車路,約日據明治三十八年(一九○五年)形成街肆,光復後依相對於中南街的方向命名。
◎段數:一段 ◎分段點:無
◎全長:一四六公尺
早期南港居民大都以務農為業,僅在火車站和台車站附近有商店市集。東南街和景美地區的車前路一樣,都是因位於火車站前才真正形成街肆,而且同樣以短見長。 東南街原本只是一條牛車路,明治三十八年(一九○五年),日本政府為了運送煤礦,以及方便南港日益增加的人口,在本街三十九號附近建設了一座木造火車站。所有由大坑(今舊莊街二段)、四分仔(今研究院路二、三段)、內湖運來的煤礦,皆集中鐵道兩側等待運送。當時的火車除了載貨,也是居民最便利的遠行交通工具。
人多之處自然招來各類商店陸續在火車站前開張,新屋一直建到興南宮一帶,迅速發展為南港核心區。百來公尺長、五至八公尺寬的東南街左右兩側一共只有數十戶人家,但
商店林立,食、衣、住、行日常用品應有盡有。甫光復,地方望族闕家子弟與友人合夥,開設一家頗具規模的第一戲院,每場可容納三、四百名觀眾,頓時成了南港娛樂重
鎮。 東南街與中南街平行,民國五十五年南港火車站升格為二等站,東南街的光芒更勝出中南街,終於取而代之,躍上南港第一街寶座。入夜後,站前愈發燈火燦爛,為南港
夜市所在,四十餘攤流動攤販加上食客,常擠得不寬的街道望去黑壓壓一片。佔盡地利的東南街人才輩出,是它為人津津樂道的另一特色。南港區首任區長闕山坑、曾任台
北縣議會議長及台北縣縣長的蘇清波先生、前台北市市議員謝英美,皆出身自這條短短街道。
隨著乘客量遞增,南港火車站已不敷使用,終於民國七十五年遷往南港路一段並擴建基地。東南街人潮跟隨火車站離去,繁華急褪,徒留店家守著老街獨向黃昏。此街目前尚在營業的商店有經營金紙香燭與禮儀社的商行、國術館、藥行,更特別的是那家曾經接待過無數疲憊旅客的新建發旅社。經營金傳興銀樓的陳三傳仍為熟客打造金飾,但櫥窗早已空無一物。
曾經牽引觀眾喜怒哀樂的第一戲院,因未通過新修訂的消防安檢標準,於民國八十三年歇業,復因建物所有權及土地分屬不同的產權,改建不易,淪為臨時停車場。九十二年春天,第一戲院被公視改編自作家白先勇的文學戲劇「孽子」劇組相中,重現六十年代的街景粉妝入鏡,再度拉回觀眾的注意力。配合小說,戲院名稱改成了「美麗華大戲院」。
戲拍完了,春天也過去了,戲院又回歸停車場,店家鐵門再度拉下。街底那道圍起的牆內,正進行台北市最後一段鐵路地下化工程,這條因鐵路而興起的街道,會不會隨著鐵路一起在台北市民的記憶裡消失?燠熱陽光亮晃晃的照出老街的寂寞,它的美麗與哀愁其實更像一場戲,等著觀眾自己想像一個可能的結局。
第一戲院等待新生
第一戲院建物採洗石子立面、圓拱型氣窗、黑色文化瓦,造形古樸。文史工作者吳木通等人提出蚊子電影院構想,爭取輔導以專映老電影為特色,為鄰近的經貿園區增加人文休閒娛樂去處。地方人士希望老電影院的復甦,能帶來東南街復甦新機。
闕山坑
南港闕家第十三代,曾任內湖鄉副鄉長。民國三十五年南港由附屬於內湖鄉升格為南港鎮,於三十八年至四十九年任官派第三屆,以及普選第一、二、三屆鎮長。在其任內,將南港路部分地段訂為工業區,爭取各大工業於南港設廠;先後成立了玉成國校、成德國校、舊莊國校;完成水電、電信等民生建設,貢獻卓著。
中南街──老街風華 待你體驗
清末因鐵路經過而興起的街道,日據時期稱為橫街,為台車軌道路線。光復後,以位於南港中央位置而得名。
◎段數:一段 ◎分段點:無 ◎全長:四四四公尺
愛好尋訪老街的人士,一定得來南港看看中南街。這裡找不到迪化街那般華麗的巴洛克立面洋樓,或者線條簡潔優美的現代主義建築,街頭巷尾走一遭,無論閩式木屋、紅磚樓、透天厝到尋常公寓,卻能覓得台北都會城鄉急遽演變中,一頁樸實的紀錄。
昭和年間(一九三○年代),日人闢建台北至基隆的北基公路,中南街與今日的南港路段垂直,遂被稱為「橫街」。今日的中南街仍維持五.五公尺寬,在地人還是叫它「橫
街仔」。四十五年次的陳永泉提到伴他成長的街景,每一角落說來印象依舊清晰。站在街中央,他仔細比劃當時情景:一走進中南街,單號邊門前流過一條圳溝,雙號邊則是台車軌道,兩側廊下紅磚砌成的拱門更具特色。十二號至二十四號尚保留了一排優美的弧形紅磚拱門,恰好構成進出老街古往今來的時光隧道。
這條街並不長,卻在時代更迭下先後遭三次橫割。首先是清光緒十七年(一八九一年),台北與基隆間興建鐵路,南港未設站,只在中南街附近設有小型平台供旅客上下車,稱為南港乘降場。明治三十八年(一九○五年),南港火車站正式設於東南街,日人廢乘降場,改在中南街頭設台車月台,稱南港仔站。 台車軌道自研究院路而來,沿中南街左轉四十二巷形成土炭、材薪的集散地,店家逐漸沿著台車路線聚攏形成街肆。「中南街曾經是南港最熱鬧的街道,功臣就是這條台車道。」陳永泉肯定的說。陳家的萬春軒糕餅店自光復那年開店迄今,早期以賣饅頭和紅龜粿為主,因人來人往的
礦工和軍人多,生意興盛。
今日所見雙向鐵道,為民國五十六年徵收闕家大宅與礦埕後所擴充。往陳永泉所指的昔日熱鬧市集望去,現在已成了汽修廠。六十年代以後台車和圳溝陸續消失,中南街又為了成全忠孝東路七段新建,再一次承受大切割。相形之下,七十年代末拓寬一二三巷的第三次割街動作,算是一樁小事了。 中南街有些擁擠,居民生活緊密相連,挨家挨戶變遷陳永泉自然熟知,但是老街風華的變化其實令外人難以察覺。街上大多經營傳統行業:雜貨行、菜店、米行、中藥鋪、製冰廠、洗衣店、玻璃行等,沒有華麗的店招、新穎的裝潢,除了小吃攤外,主顧客大多是彼此交陪三代的熟面孔。
近忠孝東路的南段,保留有一排紅瓦磚造的樓房式店屋。一一○號的全興茶行有近四十年歷史,店主之父賴添曾創辦南港第一家茶葉公司,店內老茶桶和牆上泛黃的獎狀,猶令老茶農勾起昔日南港包種茶威震日本、泰國的風光故事。茶行左右鄰居有的經營糧行,有的開收驚卜卦的鸞堂,真實呈現一幅農村時期台北庶民生活街景。 對街一一三號的南港教會,也在昭和十二年(一九三七年)遷來中南街。陳永泉記得,小時候教會常發送物品吸引民眾上教堂,但是祖父輩認為台灣人是佛教徒,嚴禁他們進入教堂信耶穌。有趣的是,街上歷史最久且保存完整的清代古厝就在教會旁邊,簷下總有五、六位老人家盡興聊著天。光陰似乎不曾逝去,斜對面一棟新建大樓反而太過突兀。這棟樓址曾經是永生戲院,六十年代初開業不久因觀眾未如預期,一度改為「東光攝影棚」。
走到街的盡頭,一六八巷有階梯登上中南山,此地舊名「大崙埔」。中南街以詹為大姓,民國五十年代中南街被指定為示範社區,詹家捐「大崙埔」規畫了一座中南公園。
公園內的金山寺為街民的信仰中心之一,寺後方有條小徑,可通往南港第二公墓。
光芒被周圍新路遮擋的中南街,看似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。或許等到了延伸而來的捷運線,它散發的歲月溫度能招來一批樂在老街的現代遊俠。
南港教會
一八七四年由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博士創立,原稱「三重埔教會」。一八八二年馬偕博士將教會遷往水返腳(汐止),直至一九二八年長老教會才又重回南港再開設布道所,然
而其會址皆非中南街現址。
通常聚落都會沿著交通要道附近來發展,南港這邊也不例外,沿著鐵路沿線的發展,創造出中南街和東南街這樣兩條頗具歷史的老街。且原來的舊南港車站更是設置在東南街底而已,直到民國77年才遷至南港行政中心對面的現址。
這兩條皆可是舊時南港的重要聚落,短短的幾百公尺上可是承載了許許多多的故事。甚至包括戲院、旅社、藥房、餐廳、教堂......等等重要的設施。
東南街──南港第一街的美麗與哀愁
本是田間的牛車路,約日據明治三十八年(一九○五年)形成街肆,光復後依相對於中南街的方向命名。
◎段數:一段 ◎分段點:無
◎全長:一四六公尺
早期南港居民大都以務農為業,僅在火車站和台車站附近有商店市集。東南街和景美地區的車前路一樣,都是因位於火車站前才真正形成街肆,而且同樣以短見長。 東南街原本只是一條牛車路,明治三十八年(一九○五年),日本政府為了運送煤礦,以及方便南港日益增加的人口,在本街三十九號附近建設了一座木造火車站。所有由大坑(今舊莊街二段)、四分仔(今研究院路二、三段)、內湖運來的煤礦,皆集中鐵道兩側等待運送。當時的火車除了載貨,也是居民最便利的遠行交通工具。
人多之處自然招來各類商店陸續在火車站前開張,新屋一直建到興南宮一帶,迅速發展為南港核心區。百來公尺長、五至八公尺寬的東南街左右兩側一共只有數十戶人家,但
商店林立,食、衣、住、行日常用品應有盡有。甫光復,地方望族闕家子弟與友人合夥,開設一家頗具規模的第一戲院,每場可容納三、四百名觀眾,頓時成了南港娛樂重
鎮。 東南街與中南街平行,民國五十五年南港火車站升格為二等站,東南街的光芒更勝出中南街,終於取而代之,躍上南港第一街寶座。入夜後,站前愈發燈火燦爛,為南港
夜市所在,四十餘攤流動攤販加上食客,常擠得不寬的街道望去黑壓壓一片。佔盡地利的東南街人才輩出,是它為人津津樂道的另一特色。南港區首任區長闕山坑、曾任台
北縣議會議長及台北縣縣長的蘇清波先生、前台北市市議員謝英美,皆出身自這條短短街道。
隨著乘客量遞增,南港火車站已不敷使用,終於民國七十五年遷往南港路一段並擴建基地。東南街人潮跟隨火車站離去,繁華急褪,徒留店家守著老街獨向黃昏。此街目前尚在營業的商店有經營金紙香燭與禮儀社的商行、國術館、藥行,更特別的是那家曾經接待過無數疲憊旅客的新建發旅社。經營金傳興銀樓的陳三傳仍為熟客打造金飾,但櫥窗早已空無一物。
曾經牽引觀眾喜怒哀樂的第一戲院,因未通過新修訂的消防安檢標準,於民國八十三年歇業,復因建物所有權及土地分屬不同的產權,改建不易,淪為臨時停車場。九十二年春天,第一戲院被公視改編自作家白先勇的文學戲劇「孽子」劇組相中,重現六十年代的街景粉妝入鏡,再度拉回觀眾的注意力。配合小說,戲院名稱改成了「美麗華大戲院」。
戲拍完了,春天也過去了,戲院又回歸停車場,店家鐵門再度拉下。街底那道圍起的牆內,正進行台北市最後一段鐵路地下化工程,這條因鐵路而興起的街道,會不會隨著鐵路一起在台北市民的記憶裡消失?燠熱陽光亮晃晃的照出老街的寂寞,它的美麗與哀愁其實更像一場戲,等著觀眾自己想像一個可能的結局。
第一戲院等待新生
第一戲院建物採洗石子立面、圓拱型氣窗、黑色文化瓦,造形古樸。文史工作者吳木通等人提出蚊子電影院構想,爭取輔導以專映老電影為特色,為鄰近的經貿園區增加人文休閒娛樂去處。地方人士希望老電影院的復甦,能帶來東南街復甦新機。
闕山坑
南港闕家第十三代,曾任內湖鄉副鄉長。民國三十五年南港由附屬於內湖鄉升格為南港鎮,於三十八年至四十九年任官派第三屆,以及普選第一、二、三屆鎮長。在其任內,將南港路部分地段訂為工業區,爭取各大工業於南港設廠;先後成立了玉成國校、成德國校、舊莊國校;完成水電、電信等民生建設,貢獻卓著。
中南街──老街風華 待你體驗
清末因鐵路經過而興起的街道,日據時期稱為橫街,為台車軌道路線。光復後,以位於南港中央位置而得名。
◎段數:一段 ◎分段點:無 ◎全長:四四四公尺
愛好尋訪老街的人士,一定得來南港看看中南街。這裡找不到迪化街那般華麗的巴洛克立面洋樓,或者線條簡潔優美的現代主義建築,街頭巷尾走一遭,無論閩式木屋、紅磚樓、透天厝到尋常公寓,卻能覓得台北都會城鄉急遽演變中,一頁樸實的紀錄。
昭和年間(一九三○年代),日人闢建台北至基隆的北基公路,中南街與今日的南港路段垂直,遂被稱為「橫街」。今日的中南街仍維持五.五公尺寬,在地人還是叫它「橫
街仔」。四十五年次的陳永泉提到伴他成長的街景,每一角落說來印象依舊清晰。站在街中央,他仔細比劃當時情景:一走進中南街,單號邊門前流過一條圳溝,雙號邊則是台車軌道,兩側廊下紅磚砌成的拱門更具特色。十二號至二十四號尚保留了一排優美的弧形紅磚拱門,恰好構成進出老街古往今來的時光隧道。
這條街並不長,卻在時代更迭下先後遭三次橫割。首先是清光緒十七年(一八九一年),台北與基隆間興建鐵路,南港未設站,只在中南街附近設有小型平台供旅客上下車,稱為南港乘降場。明治三十八年(一九○五年),南港火車站正式設於東南街,日人廢乘降場,改在中南街頭設台車月台,稱南港仔站。 台車軌道自研究院路而來,沿中南街左轉四十二巷形成土炭、材薪的集散地,店家逐漸沿著台車路線聚攏形成街肆。「中南街曾經是南港最熱鬧的街道,功臣就是這條台車道。」陳永泉肯定的說。陳家的萬春軒糕餅店自光復那年開店迄今,早期以賣饅頭和紅龜粿為主,因人來人往的
礦工和軍人多,生意興盛。
今日所見雙向鐵道,為民國五十六年徵收闕家大宅與礦埕後所擴充。往陳永泉所指的昔日熱鬧市集望去,現在已成了汽修廠。六十年代以後台車和圳溝陸續消失,中南街又為了成全忠孝東路七段新建,再一次承受大切割。相形之下,七十年代末拓寬一二三巷的第三次割街動作,算是一樁小事了。 中南街有些擁擠,居民生活緊密相連,挨家挨戶變遷陳永泉自然熟知,但是老街風華的變化其實令外人難以察覺。街上大多經營傳統行業:雜貨行、菜店、米行、中藥鋪、製冰廠、洗衣店、玻璃行等,沒有華麗的店招、新穎的裝潢,除了小吃攤外,主顧客大多是彼此交陪三代的熟面孔。
近忠孝東路的南段,保留有一排紅瓦磚造的樓房式店屋。一一○號的全興茶行有近四十年歷史,店主之父賴添曾創辦南港第一家茶葉公司,店內老茶桶和牆上泛黃的獎狀,猶令老茶農勾起昔日南港包種茶威震日本、泰國的風光故事。茶行左右鄰居有的經營糧行,有的開收驚卜卦的鸞堂,真實呈現一幅農村時期台北庶民生活街景。 對街一一三號的南港教會,也在昭和十二年(一九三七年)遷來中南街。陳永泉記得,小時候教會常發送物品吸引民眾上教堂,但是祖父輩認為台灣人是佛教徒,嚴禁他們進入教堂信耶穌。有趣的是,街上歷史最久且保存完整的清代古厝就在教會旁邊,簷下總有五、六位老人家盡興聊著天。光陰似乎不曾逝去,斜對面一棟新建大樓反而太過突兀。這棟樓址曾經是永生戲院,六十年代初開業不久因觀眾未如預期,一度改為「東光攝影棚」。
走到街的盡頭,一六八巷有階梯登上中南山,此地舊名「大崙埔」。中南街以詹為大姓,民國五十年代中南街被指定為示範社區,詹家捐「大崙埔」規畫了一座中南公園。
公園內的金山寺為街民的信仰中心之一,寺後方有條小徑,可通往南港第二公墓。
光芒被周圍新路遮擋的中南街,看似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。或許等到了延伸而來的捷運線,它散發的歲月溫度能招來一批樂在老街的現代遊俠。
南港教會
一八七四年由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博士創立,原稱「三重埔教會」。一八八二年馬偕博士將教會遷往水返腳(汐止),直至一九二八年長老教會才又重回南港再開設布道所,然
而其會址皆非中南街現址。
1 comment:
妳好,我是台北商業技術學院的學生,我們要做一個有關南港老街得報導,妳這篇報導裡有一些是我們需要的資料,希望可以徵求你的同意將這些資料放進我們的報告論文裡!不知道可不可以?
Post a Comment